小編就為大家講一講食品添加劑的那些事。
一、食品添加劑是啥
經過小編的查詢,小編發現食品添加劑,是指為改善食品品質和色、香、味,以及為防腐和加工工藝的需要而加入食品中的化學合成或天然物質。由于食品工業的快速發展,食品添加劑已經成為現代食品工業的重要組成部分,并且已經成為食品工業技術進步和科技創新的重要推動力。在食品添加劑的使用中,除保證其發揮應有的功能和作用外,最重要的是應保證食品的安全衛生。為了規范食品添加劑的使用、保障食品添加劑使用的安全性,國家衛生和計劃生育委員會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食品安全法》的有關規定,制定頒布了GB2760《食品安全國家標準 食品添加劑使用標準》。該標準規定了食品中允許使用的添加劑品種,并詳細規定了使用范圍、使用量。
二、食品添加劑的作用
食品添加劑大大促進了食品工業的發展,并被譽為現代食品工業的靈魂,這主要是它給食品工業帶來許多好處,那它的主要作用是啥呢?且隨小編來一探究竟。
1.防止變質
例如:防腐劑可以防止由微生物引起的食品腐敗變質,延長食品的保存期,同時還具有防止由微生物污染引起的食物中毒作用。又如:抗氧化劑則可阻止或推遲食品的氧化變質,以提供食品的穩定性和耐藏性,同時也可防止可能有害的油脂自動氧化物質的形成。此外,還可用來防止食品,特別是水果、蔬菜的酶促褐變與非酶褐變。這些對食品的保藏都是具有一定意義的。
2.改善感官
改善食品感官性狀,適當使用著色劑、護色劑、漂白劑、食用香料以及乳化劑、增稠劑等食品添加劑,可以明顯提高食品的感官質量,滿足人們的不同需要。
3. 保持營養
保持提高營養價值,在食品加工時適當地添加某些屬于天然營養范圍的食品營養強化劑,可以大大提高食品的營養價值,這對防止營養不良和營養缺乏、促進營養平衡、提高人們健康水平具有重要意義。
4.方便供應
增加品種和方便性,市場上已擁有多達20 000種以上的食品可供消費者選擇,盡管這些食品的生產大多通過一定包裝及不同加工方法處理,但在生產工程中,一些色、香、味俱全的產品,大都不同程度地添加了著色、增香、調味乃至其他食品添加劑。正是這些眾多的食品,尤其是方便食品的供應,給人們的生活和工作帶來極大的方便。
三、應如何正確看待食品添加劑
大家對于食品添加劑的討論如此熱烈,顯示出大眾對于食品安全的重視,這是非常好的事情,但是,我們也應該正確看待食品添加劑。
我們要知道食品添加劑≠違法添加物。公眾談食品添加劑色變,更多的原因是混淆了非法添加物和食品添加劑的概念,把一些非法添加物的罪名扣到食品添加劑的頭上顯然是不公平的?!秶鴦赵恨k公廳關于嚴厲打擊食品非法添加行為切實加強食品添加劑監管的通知》中要求規范食品添加劑生產使用:嚴禁使用非食用物質生產復配食品添加劑,不得購入標識不規范、來源不明的食品添加劑,嚴肅查處超范圍、超限量等濫用食品添加劑的行為,同時要求在2011年年底前制定并公布復配食品添加劑通用安全標準和食品添加劑標識標準。
需要嚴厲打擊的是食品中的違法添加行為,迫切需要規范的是食品添加劑的生產和使用問題。食品添加劑存在一些問題,比如來源不明,或者材料不正當,最容易產生的問題是濫用。因而,對食品添加劑無需過度恐慌,隨著國家相關標準的即將出臺,食品添加劑的生產和使用必將更加規范。當然,應該加強自我保護意識,多了解食品安全相關知識,尤其不要購買顏色過艷、味道過濃、口感異常的食品。
誤解一食品安全事故都是因為食品添加劑引起的
科信食品與健康信息交流中心主任鐘凱在接受《中國消費者報》記者采訪時表示,有些人認為以往食品安全事件中檢出的食品里添加的某些“物質”都是食品添加劑,這種認識其實是錯誤的。而出現這種誤解的原因,關鍵是沒有分清合理使用食品添加劑、濫用食品添加劑和違法添加這三者之間的關系。
首先,只有《食品添加劑使用標準》(GB2760)和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公告允許使用的食品添加劑名單中的物質,才能被稱為食品添加劑。食品添加劑在合法使用情況下是安全的。
其次,超出國家標準規定的使用范圍(比如染色饅頭里的檸檬黃,按照相關標準只可用于果汁飲料、碳酸飲料、糖果、果凍等食物)、超出國家標準規定的使用量、違背食品添加劑使用原則(比如用香精腌漬鴨肉偽造牛羊肉),都屬于濫用食品添加劑的違法行為。
再次,一些公眾耳熟能詳的食品安全事件中出現的非法添加“主角”,如添加到鴨蛋里的蘇丹紅,并不是食品添加劑,而是非法添加物。
按照我國《食品安全法》規定,“用非食品原料生產的食品或者添加食品添加劑以外的化學物質和其他可能危害人體健康物質的食品”,將被嚴令禁止、嚴厲打擊。
自2008年以來,全國打擊違法添加非食用物質和濫用食品添加劑專項行動陸續發布了六批《食品中可能違法添加的非食用物質和易濫用的食品添加劑名單》,有力地打擊了在食品生產、流通、餐飲服務中違法添加非食用物質和濫用食品添加劑的行為。
誤解二天然食品添加劑比化學合成食品添加劑更安全
鐘凱表示,無論天然提取還是人工合成的食品添加劑,其安全性都要站在同一起跑線上接受科學檢驗,那就是風險評估。只要通過風險評估,獲得批準并按標準規范使用,兩種添加劑的安全性并無高下之分。
而從食用角度來看,確定食品添加劑用量的基礎是經過嚴格實驗評估測定的“最大無害量”(ADI),是正確使用合成食品添加劑的尺度,也是衡量食品添加劑毒性大小的標準。
以天然黃色素姜黃素為例
對于一個體重50公斤的人來說,姜黃素的ADI(最大無害量)只有5毫克,而類似的化學合成食品添加劑檸檬黃的ADI則是375毫克。這也就是說,天然姜黃素比化學合成的檸檬黃危險75倍。
因此,認為合成食品添加劑是“危險而又可疑的物質”,而天然食品添加劑才萬無一失的看法,是違背科學的。
誤解三零添加、不含防腐劑的食品更安全
鐘凱表示,在現代食品工業環境里,完全不使用食品添加劑的食品很難找到,而某些商家熱衷宣傳的“零添加”“不含防腐劑”“不含香精”“不含色素”等,客觀上抹黑了人們對食品添加劑的科學理性認知,進一步加劇了公眾對食品添加劑的擔憂和恐慌。
首先
凡是國家標準允許使用的食品添加劑,規范使用都不會給健康帶來損害。盲目追求“零添加”“不含防腐劑”反而可能增加風險。
比如油脂含量高的食品
很容易發生脂肪酸敗變質,而添加抗氧化劑能夠防止或延緩食品油脂成分的氧化變質,保持食品本身的營養價值;同樣,我們每天吃的食用油,如果不添加抗氧化劑,不僅保質期會因此變得很短,而且更容易出現哈喇味兒;再比如香腸,一般都會用到防腐劑亞硝酸鹽,它的作用主要是抑制肉毒桿菌生長繁殖,而肉毒桿菌在生長過程中可能產生一種劇毒的毒素,即肉毒素,毒性比砒霜還強。
因此,合理使用防腐劑其實可以使我們的食品更安全,或者也可以反過來說,某些本應合理使用防腐劑、保證安全的食品,卻特意不使用防腐劑,可能反而增加了風險。
其次
一些所謂“零添加”“不含防腐劑”等說法只是營銷手段。
一是因為這些食品根本就不需要添加防腐劑,比如蜂蜜(高糖)、方便面餅(干燥)、腌漬食品(高鹽)等,本身就很難被微生物利用生長;
二是在現代食品工業環境里,完全不使用食品添加劑的食品很難找到,至少整個加工工藝鏈條中完全不使用加工助劑幾乎不可能。比如即使是純釀造醬油,在釀造過程中通常也會用到酶制劑來提高發酵效率和效果,而酶制劑也是作為食品添加劑管理的。
常見食品添加劑有哪些?
食品添加劑是指為改善食品品質和色、香、味以及為防腐、保鮮和加工工藝的需要,而加入食品中的人工合成或者天然物質。食品添加劑可以采用化學合成、生物發酵或者天然提取等方法生產制造。
我國目前批準使用的食品添加劑有2300多種(其中香料種類最多,有1800多種),品種和數量在國際上處于居中水平。常見的食品添加劑有抗氧化劑、膨松劑、著色劑、防腐劑、甜味劑、食品用香料等。
○ 常見的防腐劑如醬油中的苯甲酸鈉、果醬里的山梨酸鉀;
○ 常見的抗氧化劑如食用油中的特丁基對苯二酚(簡稱TBHQ);
○ 常見的甜味劑如口香糖里的木糖醇、飲料中的阿斯巴甜;
○ 常見的色素如腐乳里的紅曲紅、飲料中的焦糖色。
維生素C、維生素E等人體必需的營養素也是食品添加劑。還有食品加工過程中使用的各種加工助劑,如氮氣、氫氣、二氧化碳、活性炭,以及有助于食品加工的各種酶,都是食品添加劑。
好了,本期關于食品添加劑的內容,小編就為大家介紹到這里。相信各位小伙伴們也都有所思考吧!有想法的小伙伴可以踴躍留言,我們下期不見不散呀!
- 上一篇:食品添加劑何以被污名化
- 下一篇:你對陜西食品添加劑可能存在的認識誤區